2.3.1 问题描述
给出n个元素的所有可能的排列方式。
如: [1,2,3]的排列有[1,2,3], [1,3,2],[2,1,3],[2,3,1],[3,1,2],[3,2,1]
2.3.2 问题解决
我们最开始有一个nums数组,我们首先从第一位开始排,第一位的值有三种可能,我们先设置一个变量start_index=0,它表示我们目前排到了第几位,然后分别让nums[start_index]和后面几位的元素交换位置,每交换好一次,就确定了那一位的值,然后开始往下一位继续递归,递归完毕后需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,再让nums[start_index]和下一位交换位置。
总结来说就是三个步骤:
- ① 交换元素位置
- ② 递归
- ③ 恢复元素位置
所以整个全排列的实现,其实是按照图中箭头的顺序实现的,向下的箭头都是交换元素位置,向上的箭头则是恢复元素位置。
你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要交换和恢复元素位置?
简单来说就是,第一位可能是1、2、3三种可能,1和1交换得出1xx排列,1和2交换得出2xx排列,1和3换得出3xx排列。比如2xx的全部排完就是递归结束了,现在得把1和2的位置恢复回来,这样才能保证待会儿1和3交换。如果不恢复位置,就会变成2和3交换了,那就和我们的本意违背了。
2.3.3 代码实现
1 | public static List<int[]> permute(int[] nums){ |
2.3.4 时间复杂度
时间复杂度:Ω(n!)
分析:
第一层,for循环要执行三次,每次执行都要调用两次swap()函数和一次递归,所以为3+3x3
第二层,for循环要执行两次,也是每次执行都要调用两次swap()函数和一次递归,但因为这里有三个分支(分别为1xx、2xx、3xx),所以为(2+2x2)x3
…
最后一层,不需要执行for循环,有3!个分支,所以是3!
同样的分析方法,我们可以得出n个元素的情况,结果见图片。因为最后一层是n!,所以知道时间复杂度的下限为Ω(n!)